揭秘!贵州这个小山村,曾获毛主席点赞,布依族村民质朴勤劳!
在贵州,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曾获毛主席点赞!

毛主席亲笔写的230字的点赞语,收录进《毛选》第五卷。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呢?小编就当个“带路党”哈!

小山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丁旗街道,叫马鞍山,因村前青山似马鞍而得名。


一条小河村前流过,数十栋石板房坐落在青山下,眼前的马鞍山村,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画卷。


小村山青水秀,宛若世外桃源。




村民自古以来住在石板房里。


质朴勤劳的布依族村民。





“这里是一个1万平米的文化广场,这边是生态停车场,这里是荷花池、步行道、自行车道.......”在马鞍山村,村支书张学凯一边走着,一边热情地向小编介绍马鞍山村如今的新变化。









上世纪50年代,马鞍山村创建了“季节包工”的生产模式,引起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他将论述马鞍山创新管理模式的文章题目改为《季节包工》后,收入他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为此撰写230字按语。如今,毛主席亲笔撰写的按语及手迹的复印件就保存在马鞍山村的“村史馆”内。




老仓房已有60多年历史。



小编和好多美女在这里开新媒体座谈会。










马鞍山村文化广场有1万多平米,在老仓房前,经常有革命歌舞表演。




一部别出心裁的六幕情景剧再现了马鞍山合作社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沿革。


村道旁的草垛和农事雕塑。



与时俱进,科技兴农,村里的现代农业恒温大棚。








电商服务站,将菌子等山货快速送出大山。



小村美食多多,犹喜豆腐宴。


夕阳西下,无限风光!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本文由「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2021zt.loyo.cc/p/442.html 发布于
2021年6月4日